2019-06-08 從「小確幸」到共同生存—《重返烏托邦》導讀會【紀錄撰稿:圭鈺】


講座一開始,導讀的家榮老師便打趣說:考慮到這麼硬的書竟然還選在端午連假開導讀會,在決定講座主題的時候,便想著是不是應該用「如何與你身邊的X粉共處」這樣有點聳動的標題切入,好提升參與人數?還好接近滿座的事實證明,只要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總是會有人想要關心,想要更瞭解。

乍看《重返烏托邦》這個書名,真是無法立即與整本書的主要概念搭上線。Retro-topia該怎麼翻譯才好?逆向、重返、懷舊⋯⋯ 似乎都無法精準表達原文的氣氛。不只是書名,內文裡各種形容及比喻,讀起來也不時有著層層疊疊、在林中繞路的迷茫感。是編譯問題?從Amazon的讀者留言看來並不盡然。只能說,要理解Bauman生前最後出版的這本作品裡頭用字遣詞的含義,需要一種詩意的想像,而非僅囿於見樹不見林的拆切分析。

不過,一旦逐漸掌握整本書四個章節所談論的概念,便不禁要嘆服作者在九十歲高齡仍能如此細膩的掌握社會樣貌,並且能在看似無關的事件之間找到串連起關係的根源。老師以佔領華爾街與川普當選為例,這兩個事件的支持族群貌似抱持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因此將他們相提並論似乎顯得突兀。但在Bauman的觀點中,他們共同反映一個現象:因為全球化現象所造成的,「做了一切努力,卻仍逃離不了失敗未來的命運」、「美國夢破碎」的受挫者,面對國家功能失靈,對讓渡個人權利予以國家約束眾惡的制度失去信心,在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一個「不配活的生命」的情況下,試圖以各種方式從各個層面反撲。

全球化使得國家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過去「佔地為王」的空間優勢概念崩解,取而代之的是「佔得先機」的時間優勢概念。自主的移動力成為新階級劃分條件:可以自由移動的人 vs 被綁在地上的人 vs 被迫移動的人,為了不感覺自己「命中註定要失敗」,於是人們必須證明自己能夠移動、能夠選擇。廣義的消費力,從流行商品到成長課程到熱門話題,藉由購買、參與,藉由跟大家一起吶喊「要出去」「要發財」證明自己沒有被潮流拋棄。至於去哪裡、如何發財、買來何用、學到什麼——都不重要,因為緩解焦慮的目的已經達成。

人們擔憂當下的困境,也不再企盼能有美好未來,轉而懷念起記憶中的美好過去。「還是以前的社會比較安定」「台灣現在就是太自由所以一團亂」,在這些令人感到錯亂的話語背後,是不再確定的未來——即液態現代性——所帶來的壓力轉向:從恐懼「不自由」,轉向焦慮「不安全」。按部就班的經驗不再保障成功人生,甚至所謂的成功人生也沒有標準答案。

另一方面,隨著解放而來的個人自由,意味著人們不能輕易的將失敗推給社會或制度,必須自己一肩扛起,因為不再有那樣多的「規定就是如此沒辦法」。在個人能力沒有同時提升的情況下,結果看似有所選擇實則無法掌控,這些被迫加入賽局的棋子,如何能站在支持解放的一方?

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個人因為焦慮不安而想要自保,是基於生物本能的反應。在這個鄰里不乏陌生人的全球化現代社會裡,重新建構同溫層以抵抗意見不同的「敵人」,或者將關注的焦點拉回到切身相關的直接利益上,如同回到母親子宮裡般隔絕不必要的干擾與消耗,都是短期之內無法輕易改變的趨勢。

該怎麼辦?Bauman沒有給出肯定的答案,只建議我們往「有效對話」以及促成「包容與平等的經濟模型」的方向努力。這裡的對話不是所謂的說理(事實也證明,說理的效果時常適得其反),而是去理解彼此。或許,好好讀懂這本不到二百
頁的小書,就是一種理解。


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下午2:00 – 下午4:00

從「小確幸」到共同生存—《重返烏托邦》導讀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0467290678258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