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4 月讀週五聊書室-《專業之死》【紀錄撰稿:家宏】



《專業之死》是一本探討「不信任專家」這一文化現象的書籍。身處台灣社會的你我,對這個現象肯定不陌生。

本書一共有七章。首章點出了素人與專家間的緊張關係。當代的公民對民主的一種認知是:我們也能與專家們平起平坐,更甚至可能對知識體系本身抱有敵意。這個現象是許多原因促成的:政府(專家)的錯誤的政策,使民眾產生質疑、網路時代的自我主義、甚或是政客利用媒體達成政治目的等,再再都加重了此一現象。第二章則從心理學的角度討論這個現象,其中最主要的效應有二:「鄧寧─克魯格效應」確認了愈「駑鈍」的對象,對自己反而愈有信心。每個人都有高估自己的傾向,但愈不了解的人,感覺良好的程度卻比誰都高(缺乏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形成惡性循環。而另一個也很常見的效應是「確認偏誤」,也就是人會傾向注意和既有成見相符的資訊,接受能強化固有看法的事實。卻忘記未審先判的意見,其實就是一種偏見。第三章檢視了高等教育普及造成的影響,現今的高等教育已然商品化,以客(學生)為尊。討好學生的惡果是,學生可能無法得到足夠的公民素養(如批判性的思考)、卻加強了學生的自我意識,加速專業之死。

網路的發展則為專業之死提供了環境(第四章),知識爆炸促成偽知識、假新聞氾濫;它也讓大家自以為是專家,上網google便行,形成和專家平等的幻覺。輔以第二章提及的心理效應,有成見的素人們並不是在網上進行「閱讀」、而是將資料「篩掉」、尋找自己支持的論點。而閱讀習慣的改變,也回過頭來影響我們,無法進行較深入的討論。新聞媒體也是另一個戰場(第五章),傳統的媒體道德與價值的消失、記者和編譯的素養不足,使得似是而非的(假)新聞流傳,而媒體的社會影響力讓事情變得更不可收拾(性暴力假新聞導致真正的受害者失去民眾的信任、退伍軍人自殺的假新聞侵害了相關群體的權利)。本章點出了知識傳播過程中的三個角色:專家、媒體(公共知識份子)、消費者。記者應具備一定程度專家的素養,或至少與真正專家合作,而專家要能堅持,而消費者應當謙虛(尊重專家/媒體)、格局要大(求知管道多元)、相信人性、有判斷力。而(職業的)專家也可能會出錯(第六章)。專家的傲慢、試圖評斷非己所長的內容、預測可能有誤的未來、或是刻意欺騙(最為危險)等皆屬專家的失敗、令大家更不信任專業。而如何修補專家和素人間的關係,首先是專家的自律、消費者的理解,最後則需要公共知識份子作為橋樑,以利公民的自我教育、養成「懷疑之心」。最後一章則論及專家與民主的關係,健全的社會需要公民和專家的通力合作,而非民粹主義或菁英主義(寡頭政治)。同時能夠認知官僚與專家間的不同、避免專業的政治化。

這次讀書會參與者背景各不相同,故討論提供了多元的討論角度,相當精采,略記如下:在台灣的大家相信專家嗎?選擇性的相信/因為專家受到利益趨使,故我們無法信任(思考第二和第六章)。台灣的大學現況、課程評鑑與少子化的影響、高教經費減少(對照:德國免費教育、技職課程、對技師專業的尊重、著作權/學術倫理的重視,第三章)。科技的影響:從廣播call in到電視政論、政策討論變成提供娛樂、電視台(主持人)立場顯得比專家更可信、民眾對媒體觀感變差。新科技改變習慣、不分老中幼的成癮現象。不同主張的專家與不同主張素人之間的差異(同儕審查與專業證據)。當今社會何者可信?專家以專業牟利、而非服務,造成民眾的不信任。不信任專家的現狀,如何改善?有可能再生嗎?而新聞媒體的角色、新聞專業倫理、媒體業的實際現狀,有沒有改善的可能?實務上又如何判別資訊真假?(注意資訊來源/區分意見與事實/事實查核技術)。

本書提供了觀察美國類似現象的材料、並提供作者的一套論述。作者的背景是國際關係專業,可以說正是本書提及的專家,所以基本上也是以一個專家的角度來觀察這些現象、並提出解決方案。以書中提出的各項問題作為專業之死的病因,這點我個人滿贊同的。不過作者提的解決方案,依然有些太理想化(專家與公民的自律),也不容易讓他所希望傳遞理念的大眾們理解。在現今的氣氛下,反而認為本書是對素人的指謫、呈現出專家的傲慢。台灣的處境與書中描述的美國社會相當類似(也許是因為台灣許多政策均跟隨美國),故這也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社會問題是複雜且連動的,需要務實地慢慢改變。如何突破舒適圈去理解不同社群的想法、與身邊的人進行建設性的溝通與討論、釐清在不同情境之中(公司/家族/網路)我們能夠扮演的角色(專家/公共知識份子/素人),也是我們可以做的一些努力吧。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下午7:30 – 下午9:00

週五聊書室-《專業之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