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8 如何開始你的城市速寫-鄭開翔老師新書分享暨速寫入門【紀錄撰稿:沈沛緗】



被在地人自己遺忘的家鄉風景


身為台灣人,你會給台灣的街道風景幾分?還記得家鄉最美的那個地方嗎?你覺得台灣的美是什麼樣的?


當許多人還在自嘲老套俗氣的公家機關海報或數十年如一日的月曆照風格長輩圖所代表的「台式美學」,無比日常的鐵皮屋、綠帆布、大而醜的街頭廣告、各式直橫「扛棒」已經在開翔老師的畫筆下被提煉成光芒四射的台式文化景觀,每一頁都無比熟悉。


「老舊的街屋常緊緊地被兩邊的房子夾住,跟隔壁的新式房屋很不一樣,很多街屋都不是典型的美,但我常常覺得他們很可愛。」開翔老師分享每一張照片與圖的時候,總是忍不住一直說街屋們有多可愛。

這些對五、六年級生來說是成長時的風景,對七、八年級生而言是記憶裡的故鄉,對千禧世代而言,則可能是有歷史文化意味的建築風景吧!

街屋最吸引人的是⋯⋯

「街屋」吸引人的魅力,開翔老師歸納出以下四點:主觀的移情作用、堆疊的生活感、造型的趣味性、畫面及符號使人有共鳴。

街屋往往累積了數十年的生活軌跡,因為空間不足加蓋的鐵皮屋、改建後餘留一角的磚瓦屋、各種不協調的鐵窗鐵欄杆、外牆角落的淋浴空間⋯⋯上一個年代留下來的老舊事物被現在的事物未完全地覆蓋著,新堆疊於舊之上,舊的仍忍不住要探出頭⋯⋯這樣的拼貼特性以及因地制宜形成的生活感,是台式文化獨有的沉澱物。

談到創作理念時,開翔老師強調「創作本身必須源自於生活」,說自己的「堅持」是一定要親自到這個地方「去拍照、去走、去迷路」,透過當下的感官去接收、感受、創作——整本書中,他印象深刻的是第53號街屋「度人生檳榔攤」(至於為什麼印象深刻,請翻開書才能知道~),讀者通常會先被圖畫吸引,但 「圖畫只是引子,文字的內容才是我真正想討論的東西」,一幅圖畫中,客觀的元素有空間、時間、氣候、環境,主觀的元素有時代、文化,將這一切牢牢牽引著的,是在這個時空中生活的人們以及他們的故事,街屋與主人共同成就了台灣近五十年來的縮影,這些屬於在地的城市紋理,才是文化最可貴的東西。



用溫柔的心,重新認識城市
這本書讓人會心一笑的地方,可不能忘記編排巧思——100棟街屋的起點,是從屏東市福建路的子母屋為起點,到金門的金門攝影社結束——認識台灣,終於不必從台北開始!這本書從南台灣中台灣北台灣東台灣及離島,像跟著開翔老師從台灣的最南端一路遊歷向上,迷失在大街小巷中,開啟了無數次與街屋(以及人們)的時空對話。

我們如何認識一棟房屋、熟悉一座城市、發現一種美學、了解一個文化?


台灣的古蹟與老屋正在快速消失中,象徵新舊的兩股力量,彷彿應當是對立的,而不是互相尊重與包容——「我常常騎車騎一騎,就發現這個地方怎麼不見了?!」開翔老師說,他可以理解不是所有的老舊建築都是一定要被保存的,「但如果它們必須被抹除,也可以有更溫柔、更尊重的做法。」

《街屋台灣》致力於記憶/認同建構的的圖像創作,讓讀者不得不承認——我真的不知道,原來台灣這麼美。我也真的不知道,自己忘記了台灣這麼美!

-
回答提問時,老師分享了幾幅台灣美食的水彩圖,用以說明繪畫技巧——鼎泰豐小籠包、新東陽肉鬆、日式麵包⋯⋯讓人忍不住期待看見「台味美學」面世的那天。



2019年4月28日 (日) 14:00–17:00
如何開始你的城市速寫-鄭開翔老師新書分享暨速寫入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7765505265130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