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 五感閱讀|品啤酒|說書會-《釀‧啤酒》 【活動紀錄:禹安】

【活動紀錄:禹安】

「跟你們說啤酒很營養哦!」台灣纖碧爾的釀酒師,Adam自信地向我們說道。聽他這麼說懷半信半疑,畢竟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說。

這是月讀與釀酒廠跨界合作的一個活動,#五感閱讀 #品啤酒說書會《釀‧啤酒》。

活動內容是釀酒師Adam邊介紹書中酒的歷史沿革,並且帶著我們品嘗五種酒。(月讀:六種啦!還多帶一瓶回家喔)

其中的歷史故事都讓我印象很深像是戰爭時,河邊的水容易被下毒,所以都是喝酒來代替水,因此有找到以前的電報是前線的士兵向後面的長官聯繫說,酒快喝完了要準備撤退了。

此外,還有印度淡色艾爾的發明是因為當時英國人要去印度的路上時間非常長,所以酒都壞掉了,但他們又不能沒有酒喝,因此最後他們就請英國人載一批加很多啤酒花來疫菌的艾爾,然後就產生了印度淡色艾爾的啤酒名,不過這中間也是運了好幾批啤酒花加不夠而壞掉的啤酒。

每一個歷史故事都讓我看見了酒與人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這讓我不禁好奇為甚麼現在酒跟人的關係變得只是買醉,還有啤酒不是健康的嗎?

經過Adam的解釋,我才了解原來現在大部分的啤酒都是會經過殺菌和過濾的工業啤酒,這樣可以增加保存期限,但是也把啤酒的高纖、葉酸、多酚等營養處理掉了。此外,由於工業啤酒有添加許多化學成分,所以才需要冰冰的喝,用溫度刺激喉嚨來麻痺那些味道。

工業啤酒便宜且保存期限長,所以讓啤酒可以如此普及,但這樣的普及也讓手工啤酒與人的關係逐漸疏遠,而這樣的疏遠也讓人們對啤酒也許多迷思。

我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聽見這些後,有許多感觸。心想原來啤酒就和性/別一樣需要被重新認識,透過重新認識才能再次修復彼此之間的關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