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讀書會--《絕望者之歌》


全球化下,弱勢不分國籍,即使是全球化、帝國主義化下的時代,國家可以改變制度,但靈魂只能靠自己拯救。

今天我們讀完了《絕望者之歌》,對於美國白人底層有更深入的認識,而作者JD能夠從中脫身,翻轉階級,他自認有一個最重要的根本--他有情感依賴上的重要支柱,他的姥姥,而很多與他相同出身的孩子沒有這個幸運。

作者的觀察是,根據調查美國最窮困的地區,正是美國中南部有車、有房、有工作、有高中或大學學歷、在地出身的白人。他們並非依靠福利救濟過活的底層無產階級,也不是其他種族受到政策保護或關注,但是他們擁有的社會資本仍不足,周遭環境出身的侷限,他是極少數有機會翻身的幸運兒。

強大的家庭連結與團結,以及工人階級普遍認為被整個美國所背叛的
受害者情結,很危險的讓他們極度強烈的排外與自保,並且在翻轉階級的努力上先自我放棄了。這也是川普極其受到他們歡迎的原因-反菁英反知識分子傾向,反對外來者,而重新恢復美國製造工業強國的號召,吸引了這些白人的支持。

這本書除了流露出親情之間的殘缺,但作者不卑不亢的描述了他作為一個文化移民,原鄉階級包含的混亂、暴力、流離造成的童年缺憾,以及流動到高知識分子社群後學習的文化資本,他不鄙棄過去,也不崇拜現在,他情感豐沛的將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做了很生動的描述,他以記憶這些為珍貴的資產,無法被取代的時光中,有恨有毀滅,也有完全的愛,才能支撐著他度過一次又一次的懸崖邊境。

儘管這並非唯一特殊的故事,但每一次次閱讀與自身生命無法企及的故事,都令我再一次的省思自己能選擇的力量之大,千萬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我們有幸運能夠坐在此閱讀,更要善用自己的每一個選擇,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選擇自己想要的政黨,選票是一個武器。

很謝謝書友們的分享,這一次也是富足而飽滿的閱讀夜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