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19:30-21:00
月讀周五聊書室:《失業白領的職場漂流:專欄作家化身高年級求職生的臥底觀察》(作者:Barbara Ehrenreich)
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 在序中說:「我預期這項計畫不如我在《我在底層的生活》經歷的工作那麼苛刻……,我可以自由地做我自己,並表達自己的意見。……結果,我大錯特錯。」
擅長以幽默諷刺的方式觀察各種社會底層議題的芭芭拉,不再偽裝成底層打工仔,這次搖身一變為高年級求職生,她驚覺這些漂流的白領階級正向下流動!
找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工作,這一群失業的白領階級茫茫跟隨著職涯教練前行,可是卻無法再度對失業的自己充滿信心,失業越久,越懷疑自己,最後可能為了生計而趕緊找份勞力工作,許多向下流動的白領已不怨天,因為求職的這個行動已經剝奪了求職者集體行動可能性-只能懷疑自己,不能懷疑外在社會這一切是錯誤的。
令人瞠目結舌的職涯教練(教你如何找工作),卻幾乎都還在找工作;作不完的性向測驗,事實上比星座測驗還不準;求職者交流會,不是以耶穌之名行佈道大會之實,就是繼續要你付錢再參加魔鬼訓練營;形象大改造倒是滿有幫助的,不過口袋要很深才行;經過這一切職前訓練,是否真的有助於重返職場?芭芭拉沉痛的引述了當時所認識的求職者們,很多都只往下流動,具備的專業技能甚至更有可能使求職者無法轉換跑道。
這些因失業者而產生的商機,創造一個更絕望而求知若渴的市場──更可能是飲鴆止渴的失速產業,要先從懷疑自我開始這條求職路。
芭芭拉自己身體力行,求職七個月的時間,一一照著求職者指南的建議去做,參加了一回形象改造、一份昂貴費用的履歷修改建議、四座城市的連結活動(連結一詞,書中鋪天蓋地的讓你知道人際連結有多可悲),最後得到兩個工作機會:一個保險業,一個直銷業......
芭芭拉對這些號稱專業及協助的產業,充滿質疑的眼光,她也從提出諷刺到實質的具體作為-2006年,艾倫瑞克創立非營利組織「聯合專業人」(United
Professionals),提供白領工作者各項協助,並使他們對個人困境背後的結構性因素有更多認識,可視為本書計畫的後續延伸。
書友們的回饋如下:
具有憂患意識,經營自我在社會上的定位。
抵抗失業,從營建自我的價值及彈性思辨能力,並聚集團體力量開始。
現在社會的工作都是不穩定的,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貶低自我的機會。
改變態度而非能力,但公司不要態度只要能力。
充滿諷刺、失望的情節,但這就是現實。
多心酸:我最多也只能做到這樣了,我已經沒有多餘的眼淚可流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