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生活專欄】〈瓶〉──選自譚俊瑩《我喜歡我是現在的樣子》/蘇家立(詩人)



我的家沒有瓶,更遑論花了

瓶好像是可有可無的裝飾

然而夏雨時分我得到一隻瓶

接過它我輕撫剔透的外殼那樣大

我用瞳孔穿透瓶口的寬廣

終於新插的零碎的花掩蓋了瓶唯一呼吸的地方

為了容納那花

我的眼睛像瓶 口

我的世界像瓶 口

我一直陳列在房間幽香

〈瓶〉──選自譚俊瑩《我喜歡我是現在的樣子》
 
 
詩人蘇家立讀後小心得:生活較為優雅,或是期望能營造一個舒適環境的人,都可能會在家中擺設花瓶,瓶中插著符合家庭其他裝潢、家庭成員的素養的花朵,以期能讓拜訪的人感受到一股名實相符的美。這首詩〈瓶〉,以裸露的方式講述自己的家沒有瓶,從外在來看是空蕩蕩的,這是指肉眼所看的表象,瓶在此象徵的是一個心靈的容器,不只是用來插花或裝飾。而得到一個適合的瓶之後,藉由「剔透」、「夏雨時分」等映襯,「我」急著用雙眼去確認這個容器能否能承載自己即將浮溢而出的美好,亦即對世界的渴望,發現瓶口的大小,契合自己的期許後,新插的花即使滿出了那個瓶,又將要把那個瓶的可能性扼殺時,「我」化為了一個新的瓶,用來應對這個世界的審美觀,即使這份想法是狹窄的,畢竟只有一個人的瞳孔寬,但對於「我」而言,就以萬分足夠。美是交給自己的心去衡量的,靈魂的滋長也是。
 
那個房間是「我」的家的一部分,而「我」早已化身為瓶,此時空間已經不是問題,把自己快滿出來的花安放在適合的場所,一直陳列在彷彿靜止的時間裡,那是「我」對於美的期許,也是放任已身為「瓶」的「我」的任性。短視也好,膚淺也好,能安插進零零碎碎的美的片斷,不也是暗諷人生也是這樣一枝一枝分別插入的鮮花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