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淡紅且透著薄荷綠的
一抹孱弱影子
易於以意志殺害的
且無須埋屍
待哭泣止歇
她將自行處決
月光下那半透明的殼蛻
即為證據
在那之前
亦曾日日發出一封
甚或數封訃聞,給最最親愛的世界
甚是羞愧啊
不好意思了
但既然日日皆微小之死
紅著耳殼也沒有辦法
也怕呵癢
不要
不要啦
把嘲弄扔過來吧
把輕蔑砸過來吧
讓落石滾下來吧
接下來的生存
如何從旁人從中得到介入的樂趣
她正在學習
也一天比一天明白了
〈青春〉 ──選自布勒《致那些我深愛過的賤貨們》
詩人蘇家立:身為霸凌的受害者,我很難想像自己怎麼從每日的壓迫和絕望中掙脫而出。那時,每天晚上都焦慮地無法入眠,老師從積極介入都袖手旁觀,加深了我「一切」只能靠自己的念頭,所以我無視霸凌者扔擲過來的石頭及惡意,活得很窩囊,舔拭著庸俗的生,這副醜態讓霸凌者也失去了興趣。
校園霸凌不一定要造成身體上的損害,誠如第一段的「易於以意志殺害的/且無須埋屍」即可看出,霸凌還存在著孤立與嘲諷等心理上的攻訐。受霸凌者每天都不想去學校,有的可能還會輕生,或是對活著不敢興趣,於焉發生了諸多悲劇,但最讓人感傷的是,末段提到的「如何讓旁人從中得到介入的樂趣」──這說明了有的人干涉霸凌,不一定能讓受害者感覺到受到了幫助,充其量只是對方的自我滿足,對受霸凌者而言,假惺惺的施惠,可能更令人反感吧。
這個社會從以往就在霸凌弱勢,過去或未來都不會改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