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無法散場的大戲-《柳橙園》




「有勇氣爬上高處的人,就能看見生命的軌跡,以及他的死亡」
「神選擇了你們,你們得到神的庇佑」

神,是這些戰火中無名之國中的導演,神,導演了這樣一齣大戲,所有子民沒得選擇自己的劇本,被選中的子民,演出自己的犧牲與奉獻,演出自己的英雄事蹟,你的人生是一場神的安排,神的旨意。

但是仍有演員,不滿意這樣的劇情安排,他們遲疑了,他們望著手中的劇本,猶豫了,因為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何不是自己人生的導演,而是神?

於是有人藉故下場,換人上場,繼續假裝掩著面,想要完成這場荒謬劇場......

從劇本創作的概念來解釋這個故事,我認為是有根據的,這裡頭所有的角色,都嘗試著演一場戲:雙胞胎試著扮演對方;革命頭子蘇拉葉刻意的扮演革命先鋒;母親扮演於顢頇;父親扮演犧牲奉獻者......

扮演的概念,從宗教信仰與民族情操的集體催眠,來到一個美國現代劇場的集體觀影投射。

演員想成為一個「真」演員,而導演,卻換做一個進步自由資本國家的戲劇教授,這則扮演,真實的戰爭現場回到乾淨卻刻意弄得蒼茫的現代舞台,這回操縱人生的不是看不見的神了,而是看不見真實現場的局外人。

最後一段的戲劇張力非常精彩,一齣演出的劇本,能不能激發觀眾省思關於「惡」這件事的本質?能不能促使觀眾稍微貼近身在戰爭現場的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個反應?

不能,這件事情太虛偽了,造作又空洞。教授這齣劇本的虛偽在於,為什麼需要一個理由來殲滅/赦免敵方呢?這樣的理由根本無法從理性與思量中得到判斷,否則,戰爭不會發生,死亡不會發生,仇恨,不會發生。

這齣戲,沒有終點,也在各處戰火聲中繼續上演,坐在冷氣房觀看劇場演出戰爭的你們,知道這場戲已經演了數十年、數百年,數千年仍無法落幕嗎?

演員已經沒有憤怒,也沒有恐懼,這場無法得到完美結局的戲,根本無法讓人得到救贖,也無法讓人扭轉時空,只有和平,只有愛,只有記憶,能夠創造另一齣完全不一樣的戲。

沒有特意標示出身處哪個國境的演員,卻特意標示出美國這個重要地標,或許有普世警醒之意,更令人感受深刻的是,那一個烽火連天的不毛之地,卻能種出光耀亮晃晃的,柳橙園,實在感傷又諷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