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LOLA


LOLA布里蘭特曼多薩 │2009│菲律賓, 法國

在此之前,我完全沒有看過布里蘭特曼多薩的電影,儘管「情慾按摩院」以及「高潮滿座」在台灣非常有名,「男孩看見血地獄」甚至為他贏得了2009 坎城影展最佳導演,但是我卻因議題吸引我,而挑了這部「阿嬤打官司」。

看完的感想,驚嘆導演真的功力了得,創造了一個距離真實如此近的殘酷異境,而手持攝影機的風格更支持了這樣的論述成立,直挺挺的拍攝人生百態,減低電影拍攝的製作感,讓觀眾抱持著真實的幻覺,一面懷疑自己所見所聞,還有甚麼比生活本身更令人不忍直視?

改編兩則真實事件,導演看到電視裡,一位阿嬤乞求民眾樂捐,好幫助她將孫子從獄中保釋出來;另一位阿嬤也透過電視,乞求民眾樂捐,好幫助她告贏殺害兒子的兇手。兩則真實事件,交織而成故事骨架,這是真實人生,又加上手持攝影機擬真紀錄的氣氛,讓整部電影產生紀錄片式的況味。

同名為LOLA,同樣身為底層社會中的家庭支柱,母之力量,同樣為了兒孫東奔西走,同樣處境艱難。

以正反兩種立場,帶入兇手/被害者的處境,驚異的發現,無所謂對錯,光活著就舉步維艱了,誰有力氣去爭辯正義與人權云云的形而上層次?同為底層人民,再進而對照著公權力/達官顯要/富人,社會的現實和麻木,一通電話就能解決貧民東奔西跑的愁苦,一個舉手之勞就足以扭轉一個人的一輩子,這樣的常態與普遍,我們卻麻痺的視而不見,非得要坐在電影院,讓導演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提點,我們才能想起很多的似曾相似,這是什麼樣的愧疚感?久久不能自己。(台大紹興社區事件正給了我們一記正拳)

在導演的語境裡,滿城垃圾雜物紛飛,濕臭多雨的天,赤腳嬉戲的孩童,一桌只有一道菜,眾人分著配白飯,搶劫與殺人就在身邊,沒有錢只能靠訛詐與易物與典當,目標明確所以無所謂羞恥與自尊,人生,賴活比慢活還重要,看看我們是怎麼生活的,看看我們所要克服與忍受的事情吧,小資產階級的空虛寂寞覺得冷,在這裡還有時間去強說愁嗎?

導演沒有要挑起階級鬥爭的意思,但我卻深深的感到羞愧,面對人生,我們已經幸福太多了。

導演的運鏡手法和演員演法都很細膩,儘管他只是手持攝影機的一路跟拍,但是光是第一場行走萬里,來到兒子死亡之處,那努力十數次仍難點燃的白蠟燭,所象徵的無力和弱勢,一鏡到位,一語道盡。

慈愛,不分國界不分對錯,那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為人的文化底蘊,在導演的眼裡,最終的和解並未代表正義與委屈求全,那只是無力者面對生活的唯一選擇,在疲累的生活中,彼此的理解和體會卻產生一股濃濃的人情味,人類的味道,仁愛的味道。

電影裡的兩位LOLA都是真正的演員,但是演出的菲律賓社會,卻真實不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