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詩,也幾乎不看詩,但以前上班時的創意總監告訴我,一定要常常看詩,學起詩人玩語言的技巧,學他們怎麼將日常生活陌生化,學著將文學性放進通俗性的廣告文案裡。當時便訂閱幾個專分享詩的電子報,逼自己沒事就看,詩還沒看懂,我就先離開了。
會買鯨向海的詩,說實在是因為當時這本書的廣告行銷做很大,到處都看到《A夢》,想說用這麼通俗的鄉民語言寫出來的詩,我一定看得懂,便買來挑戰一下自己看詩的耐力。
對不起,鯨向海不是你的錯,詩真的容易讓我不耐。
不過整本小詩對我來說最好看的地方,居然是代拔的那23段小詩,稱得上詩嗎?倒有點像以前寫文案時常思考的copy+tagline,創造新的道理,導出新的詮釋邏輯,才能塑造廣告的意義。這些前輩教導的文案原則,在代拔裡頭看見了相似性,語言的構成在詩人的世界與廣告文案的世界作用不同,但可能形成了相似的效果,這點發現反而是我讀完《A夢》最離題的感想。
對不起,鯨向海不是你的錯,我該好好看詩了。
雖然詩讓我頭痛,但設計讓我想再多補充一下。首刷的書衣故意做成粉紅色令人頭暈的羅紋,拿掉後是無瑕的白,設計概念如同書底所說:
「A夢是很容易弄髒的,我們都必須為了捍衛它的純潔而努力」
這麼用心的將內容與形式做完整的結合,還故意加個鈴鐺暗示不在場的哆啦A夢(真的與他無關啊啊),這些小巧思,大出版社應該沒有力氣嘗試的吧?還有小開本是一個很難放書櫃的尺寸,不過這也是要表現詩集的輕薄短小,讓讀者無負擔攜帶閱讀的嘗試。逗點的書設計令我驚豔,就像南方家園的書設計一樣。
讀書有趣,介紹書也很有趣,希望我能繼續寫下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