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吃救地球《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




「氣候友善飲食不是硬梆梆的科學,而是對你為自己和家人選擇的食物有更高度的覺察。」—安娜‧拉佩(Anna Lappe
1971年,本書作者的母親法蘭西斯.拉佩寫下《一座小行星的飲食方式》,全球狂銷三百萬冊,深刻地改變全球百萬人的飲食觀念。30年後,母親法蘭西斯帶著女兒拉佩走訪世界,一同合作寫出探討食物與饑荒的另一本名著《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將近十年之後,安娜.拉佩獨立完成「小行星」系列第三集,不僅提供我們該如何活出健康來,也指出治療地球的最佳方式──吃真食物、支持在地農業、擁抱有機食品。(此段引自讀冊內容簡介)
支持友善環境、有機小農、手作料理,現在聽起來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可是為什麼要這麼做的理由,如果你知道了,你會對這樣的選擇更驕傲: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迫使無良財團消失、享受消費自由權。
安娜‧拉佩受到母親的感召,也繼而投身研究生態環保與糧食危機的真問題與假危機,但堅持的過程裡,仍然會使人困惑,包含:工業化農業是必要的手段、自然農法只會讓小農更窮,即使我們個人這麼努力對環境友善,一去到紐約(或信義區)看見他們如何大把的揮灑地球資源,驚覺他們一天浪費的量我一輩子都抵不上時,難道不會崩潰嗎?
 工業化農業是必要的手段:大企業大斂財,農業生技反而破壞農業永續經營,過去的自然耕法時代,從未因此而爆發糧食危機,反而因大企業的把持而爆發食安危機。
自然農法只會讓小農更窮:當小農能獨立農作,可以靠自己的糧食餵飽自己,不依賴進口,才是促進國家經濟與改善農民生活的根本方法。
個人的堅持如何抵擋大時代的趨勢:安娜‧拉佩親身走訪,告訴你非常多小蝦米戰勝大鯨魚的故事,而我可以告訴你,2014年因黑心油事件引爆全民抵制購買的「滅頂事件」抵制運動,造成味全一年虧損高達2.44億元,每股虧損0.48元,創下2004年以來再度虧損的紀錄。這也是魏家三董魏應充接任味全董事長以來,第二次出現虧損。味全去年在滅頂事件後,魏家人退出董事會,魏應充辭任董座,由律師出身的李鳳翱接任味全董座,日前再找回前總經理蘇守斌回鍋擔任兩岸執行長,也在今年八月公開展示公開新建置的「林鳳營產銷透明系統」,以此為起點,誓言要在2年內斥資12億元「公開」味全旗下632個品項的產品,讓各產品的原料來源、製程及檢驗等資訊使用手機掃描就能瀏覽。
消費者抵制運動在台灣,滅頂事件最具代表性,不僅衝擊了頂新集團與味全集團,也迫使味全集團向消費者討好,建置產銷透明化的系統,希望藉此挽回消費者師失去的信任。
儘管我們看不見這些微小的選擇,能否撼動未來的世界,甚至減緩全球暖化的危機,但是我們的確在意自己及未來的孩子們吃下肚的,究竟是什麼。行人出版也很貼心做一張小附圖告訴你,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能救地球。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從大方向切入全球化下的飲食系統,如何造成全球暖化;而操縱化學技術相關的財團企業,如何捏早假議題而大舉斂財;哪些綠色政策是騙人的把戲,哪些又是真的;飲食如何改變地球。
2015年,台灣的在地農夫市集越來越眾多蓬勃,而自煮運動也比起過去多了許多,再加上有意識的消費,盡量選擇成分單純的產品,牛奶不再買特定大品牌,咖啡不再喝特定大品牌之後,回頭再看看這本書,得到的收穫真是溫暖並鼓舞了繼續這麼做的我們。
「當我們做這些選擇,我們不再是消極的消費者,而是塑造交易市場的積極公民。我們可以決定哪些東西被販賣(以及不被販賣)、哪些企業能成功(哪些不能),以及鼓勵那些最有益氣候的食物和農法的政策。把自己當作食物生產者的合作夥伴。」—安娜‧拉佩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行人:201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