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質豈止狂歡-《我媽媽是派對女孩》

2014│France│瑪莉耶阿瑪秋凱莉巴薩 克萊兒伯格 山繆賽斯

很喜歡這部電影,更因為看了背景而更佩服這部電影的形式和手法。人生如戲的這句老話,再次看見不一樣的詮釋方式。


以前在廣告公司時,曾經拍過兩支片子,訪談了兩位正在發光發熱的年輕人,我根據他們的故事,改編成故事腳本,再透過導演的安排,寫成微電影腳本,而由他們真實演出。


明明是他們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卻要從回憶轉化成重新一次的演出,如果我是當事人,我一定覺得很詭異,甚至有點造作,個人的情感卻要變成大眾投射的共鳴,所以會有灑狗血,會有誇飾,會有許多添油加醋的安排,會有一點不像當初真正的樣子,但是,也會因此而被記憶住。


可是,如果真的有人活得像部電影般誇張,擁有光怪陸離甚至有點傳奇性的人生呢?這樣的題材不就是超級有賣點的電影劇本?


導演的確很幸運,擁有活得瘋狂精彩的媽媽(但人生應該也會過得很辛苦),追求刺激追求愛情追求人生與眾不同的媽媽,即使活到一把年紀還是像個少女,等待能永遠躺在心愛人懷裡的情節發生,期待童話故事般的愛情,期待人生還有無數個可能。因此她生養了四個小孩,卻仍保有自己生活的五光十色,保有酒店嬤嬤桑的風華,保有一顆不羈的狂野之心,保有自私的赤子之心。


所以導演乾脆將媽媽的故事拍成電影,媽媽本人和眾親友們下海演出。


電影本身拍得非常流暢,一些微妙的情緒變化和微妙的互動關係也捕捉到位,甚至在最後的安排,讓故事急轉直下,令觀眾如我深深感到心痛(情感的確投射進故事裡了),而不能不再次注意到的是,電影裡大部分人物都是真實的關係,這更讓這部電影增添更多驚喜,在扮演自己的同時,她們心裡是否重新再次想起當時的情景,而用不一樣的角度反思當初呢?


這部電影也因成熟的運鏡和劇本,讓這些新銳導演得到第67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最佳整體表現獎及「金攝影機」兩項大獎,實至名歸。


我最受震撼的,就是當所有事都告一段落,媽媽還是說出「我想,是因為我不愛你」的叛逆和自我中心造成的戲劇張力,那份決絕令人感到痛苦,也讓這部電影不只是贏在紀實性的形式,而是生動的刻劃出像她這樣一個女子,會選擇的結局。


留言